抢先体验:第一款国内 LoRa 主流频段的开箱即用 Meshtastic 手持设备

产品

在过去的几年里,LoRa 和 Meshtastic 这两个词,逐渐从极客圈的小众话题,走进了越来越多户外爱好者、科技爱好者,乃至普通用户的视野—— MeshCN 社区微信群 也迅速壮大,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如今快三百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原来在没有蜂窝网络、没有 WiFi 的环境下,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一种低功耗、远距离的方式,实现点对点甚至组网通信。这种不依赖基站的通信方式,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无论是户外探险、徒步旅行,还是应急通信、公益救援,Meshtastic 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然而,梦想很美好,现实却往往骨感。对于大多数刚接触 Meshtastic 的新入坑小伙伴来说,第一道难题并不是理解什么是 LoRa,也不是配置 Meshtastic 的固件和参数,针对这些问题,MeshCN 社区里已经写了很多文章。

他们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手里的开发板该怎么用?

没错,开发板。相信混迹过技术社区的朋友们对这个词并不陌生。LilyGo、Heltec、Seeed Studio 等厂商推出了大量优秀的 LoRa 开发板,它们价格亲民,功能强大,深受极客们的喜爱。但对于普通用户,尤其是缺乏动手经验的新手来说,开发板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需要 拿起电烙铁,开始焊接排针、屏幕、天线接口;意味着你要去淘宝、京东上寻找合适的锂电池、杜邦线、外壳配件;意味着你要设计 3D 文件、使用 3D 打印机打印外壳;意味着你在正式使用设备之前,可能要花上好几天,甚至好几个周末,才能把一堆零散的元器件变成一个“看起来能用”的设备。

更不用提过程中各种意想不到的坑:买错规格、焊接失误、焊反、接线错误、屏幕不亮、天线参数不匹配……

于是,很多人带着满腔热情加入了 Meshtastic 的世界,却被复杂的硬件准备过程劝退。设备还没上线,兴趣已经被磨灭殆尽。这不仅仅是技术门槛的问题,更是“用户体验”缺失的体现。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让 Meshtastic 设备像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子产品一样,做到真正的开箱即用?有没有一款设备,可以让用户告别焊接、告别繁琐配置,拿到手就能通电开机,立刻体验到 LoRa Mesh 网络的魅力?

GAT562 Mesh Trial Tracker

今天,我们评测的这款基于 nRF52 芯片的 Meshtastic 成品设备,或许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来自 GAT-IOT (加特物联) 的 GAT562 Mesh Trial Tracker 是一款彻底跳脱开发板范畴的产品。它已经自带外壳,内置了包括电池、屏幕、天线在内的所有必要组件,用户无需准备任何额外配件;它采用了低功耗的 nRF52 方案,搭配 2500mAh 的大容量电池,续航表现令人期待;它集成了 GNSS 模块,支持 GPS 定位,让这款设备在户外场景下的实用性大大提升。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款 Meshtastic 成品设备的面纱,看看它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开箱即用”的 LoRa 通信利器。

利益冲突声明

本篇文章评测的 GAT562 Mesh Trial Tracker 由 GAT-IOT (加特物联) 官方免费寄送,以供测试与体验。作者并未为此设备支付费用;GAT-IOT (加特物联) 方面并未对文章内容提出任何要求。

文章观点均基于作者的真实使用体验。本评测未在发布前提供给 GAT-IOT (加特物联) 审阅,所有观点均独立形成。

外观与设计细节

当这款 GAT562 成品设备送到我手上时,第一感觉就是它很有当年小米的风格,使用牛皮纸盒包装,没有过多花哨的设计。相信这是因为我获得的是工程样机,正式量产版应该会采用更加精致的外包装。

以往评测过的开发板,打开包装后,是所有零件都散落在包装盒里,比如电池线、天线口、甚至我遇到过 LoRa 模块也要自己贴片焊接。外壳则需要自己上 Printables 这类 3D 打印社区寻找适合的图纸,自行进行 3D 打印和组装。

而这款 GAT562 Mesh Trial Tracker,打开包装后,与以往评测过的开发板不同,所有零件都已经安装在设备上,包括电池、屏幕、胶棒天线、外壳等;Meshtastic 的最新固件也随机安装。开箱即用的理念贯彻到底。

外壳

设备外壳采用的是 9600 SLA 光敏树脂——一种常见用于光固化 3D 打印的材料,具备较高强度和韧性;这种材料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能,适合制作在低于 50 摄氏度下使用。

设备整体结构紧凑,接缝处处理得比较细致,我在四周扭动和按压时都没有出现松动。按键反馈清晰,按下去有明显的段落感,不会出现软塌塌的手感,这对于需要在户外戴手套操作的场景来说尤为重要。

设备的正面是 1.3 英寸的 OLED 屏幕,这个屏幕大于我之前使用过的所有开发板,包括 Heltec T114 和 Heltec V3。在 Meshtastic 行业里,属实一块大屏。

设备 屏幕尺寸 分辨率 屏幕类型
GAT562 Mesh Trial Tracker 1.3 英寸 128×64 OLED
Heltec Wireless Tracker 0.96 英寸 160×80 TFT
Heltec T114 1.14 英寸 240×135 TFT
Heltec LoRa32 V3 (俗称 Heltec V3) 0.96 英寸 128×64 OLED

之所以选择这些产品进行对比,是因为我经常使用它们,并且它们在社区中普及度最高,大家对这些开发板产品的尺寸更有概念。

128×64 的分辨率对于 Meshtastic 的 UI 来说已经足够使用,字体清晰易读。当然,贪心的我仍然期待未来能够支持更高分辨率。

在室内环境下,屏幕亮度适中,不刺眼。而在户外强光环境中,得益于 OLED 屏幕自发光的特性,依然能够保证良好的可视性。当然,正午的直射阳光下还是会有些许影响,但亮度仍然足够。

屏幕的类型为 OLED。虽然无法像 TFT 那样显示彩色,但目前 Meshtastic 在小屏幕设备的 UI 界面还不支持彩色显示,所以 OLED 的显示效果已经足够使用。

屏幕下方配有一个 LED 指示灯,指示灯通过引光柱引到外壳上。该灯一般是用来作为心跳指示灯。

外壳右侧配有一个凸出的 USER 按键,外壳上开有圆形孔洞。按键位置合理,在使用左手握住设备时,我的中指刚好可以按到这个按键,单手操作毫无压力。USER 按键在 Meshtastic 的 UI 界面中,单击用作切换到下一页。

冷知识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长按 USER 按键 5 秒,设备会自动关机。

等他关机后,短按 USER 按键,则可以让他重新开机。

长期使用过 Meshtastic 的人都知道,即使在 Meshtastic app 里让设备关机,设备仍然会消耗电量。而 GAT562 的 USER 按键旁边正是物理电源拨杆,方便用户彻底关闭设备,节省电量。

外壳底部是 USB Type-C 接口,用于充电和固件升级。紧邻 Type-C 接口的是一个小小的复位孔,内部是 RESET 按键,需要用卡针才能按下,避免了误触风险。这种设计思路尤其常见于各类路由器上。

设备顶部则是天线接口,通过 SMA 接口与胶棒天线连接。

让我特别满意的一点,是这款设备顶部的挂绳孔设计。这个细节在很多电子产品中早已被忽视,但对于户外设备来说,却是不可或缺的实用功能。

挂绳孔不仅可以用来连接普通的挂绳、防丢绳,还能轻松搭配登山扣(D 扣),挂在背包肩带、腰带甚至帐篷支架上。我个人还专门挂上了一个 AirTag,防止设备在日常使用中遗漏。如果你经常进行徒步、露营、骑行等活动,这个设计绝对会让你感到贴心。

美中不足的是,当前挂绳孔的孔径略小,如果挂绳孔的孔径能再大一些,就能兼容更多类型的挂绳,比如我常用的登山扣(D 扣)。

在便携性方面,70mm × 48mm × 27mm 的机身尺寸刚刚好,重量为【待填写】,握持感非常舒适。

天线

天线部分,这款设备标配了一根长胶棒天线,通过外壳上标准的 SMA 接口与机身连接。

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更换为更长的高增益天线或者其他类型的天线,我看到群友 大庆-BG2EFX 已经换上了更强大的天线。

整体来看,这款设备在外观与设计细节上展现出了成熟、实用且贴近户外应用场景的特点。无论是材质、接口布局,还是便携性与扩展性,都透露出厂商对用户实际使用需求的深刻理解。对于一款主打“开箱即用”的 Meshtastic 成品设备来说,它的外观设计无疑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核心硬件配置解析

GAT562 搭载了 Nordic Semiconductor 出品的 nRF52 系列 MCU,这是 Meshtastic 生态中备受推崇的低功耗解决方案。相比常见的 ESP32 系列,nRF52 有着极致的能效比。

在我看来,所有使用电池供电的设备,都应该使用 nRF52 系列 MCU。这包含了:

  • 手持移动节点
  • 太阳能节点

这也是为什么 社区里几乎所有太阳能节点,都要么使用 Heltec T114,要么使用 fakeTec 的原因。这两者都是基于 nRF52 系列 MCU 的设备。

在实际使用中,你会发现 nRF52 带来的不仅仅是电池耐用,更是设备整体温控的优秀表现。即便长时间运行,机身也几乎感受不到发热,这对于户外使用环境来说是一大优势,避免了高温导致的性能波动或硬件风险。

当然,nRF52 也有取舍,它不支持 WiFi 功能,意味着所有通信完全依赖 LoRa 和蓝牙。但从定位来看,这款设备主打的就是低功耗的手持通信,因此这样的设计选择合理。

GNSS 模块规格与支持的卫星系统

这款设备在定位模块的选择上,采用了国产通信模组厂商移远(Quectel)出品的 L76K GNSS 模块。

根据数据手册,L76K 支持全球多种卫星导航系统,包括 GPS(美国)、GLONASS(俄罗斯)、北斗 BDS(中国)、QZSS(日本区域增强系统)。当设备长时间断电后首次启动,也就是俗称冷启动,完全依赖卫星信号进行定位的时间约为 30 秒左右;当设备近期内已有定位记录且未断电,热启动可实现两秒左右内定位,适用于日常频繁使用场景。

这颗 L76K 模块在 Meshtastic 生态中,属于常用的 GNSS 模块,在 Lilygo T-Echo 和 T-Beam 上都有使用。之前社区也有文章介绍如何手搓 L76K 模块,感兴趣的可以参考。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这颗 L76K 也没有让我失望,我并没有遇到问题。这也是市面上流通甚广的模块,相信质量和稳定性都有很好的水准。

电源相关

续航,是衡量一款手持通信设备实用性的关键指标。这款设备内置了 2500mAh 的锂电池,配合 nRF52 的低功耗特性,让人对其续航能力充满期待。

在 GAT-IOT 厂商提供给我的参数中,把 GAT562 所有功能都打开后,他们测得续航约为 48 小时。

按照之前对不同 MCU 进行的综合续航测试,同类 MCU 的设备如 Heltec T114,如果使用默认的屏幕超时和节能模式参数,续航应该在 150 小时左右。

我怀疑厂商给我的数据过于保守,我将在后续文章进行长时间的续航实测,包括不同使用场景(待机、频繁通信、GPS 持续定位)的电量消耗表现,帮助大家全面了解这款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持久力。

回到设备,GAT562 配备了 Meshtastic 当前主流的 USB Type-C 接口。这个接口除了充电,还可以用于固件升级。

而在充电方面也没有失望,经过实测,充电输入功率为 3.3W。或许在当今动辄上百瓦的手机快充时代,3.3W 显得很低,可是这个充电功率仍比我预期的要高不少。

要知道,fakeTec 的充电功率也才只有最高 1.26W(BOOST 焊盘启用),而不启用快充模式的话,甚至只有 0.42W(BOOST 焊盘留空)。换言之,GAT562 的充电功率比同为 nRF52 的 fakeTec 的快充模式快了 2 倍多。

开发板 Boost Enabled Charging Current Charging Power
Pro Micro nRF52 Board BOOST Enabled 300mA 1.26 W
Pro Micro nRF52 Board BOOST Disabled 100mA 0.42 W

虽然这些设备的功率都不高,可是能更快地完成充电,自然是好事,尤其考虑到这搭载了一块 2500 mAh 的大电池。

短期上手体验

实话实说,我对这个 GAT562 Mesh Trial Tracker 上手体验非常满意。

一直以来,我都是使用开发板来玩 Meshtastic,比如 fakeTec、Heltec T114 等。

这些开发板虽然功能强大,但是上手难度较高,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比如焊接、电路设计等。在社区里,不乏有社区成员使用开发板来玩 Meshtastic,但是也有不少群友因为上手难度较高而放弃,转而在群里潜水,保持观望态度。

这款 GAT562 Mesh Trial Tracker 则完全不同,它是一款真正的开箱即用设备,无需用户具备任何电子基础和动手能力。

GAT562 并不是 Meshtastic 领域里第一款开箱即用的手持通信设备。可是,他是目前唯一一款支持 470 MHz - 510 MHz 频段(国内 LoRa 主流频段)的开箱即用手持通信设备。

社区中经常讨论的 Seeed Studio T1000-E 也是一款开箱即用的手持通信设备,尺寸更是做到极致,薄如卡片。可惜,从去年底的 《年终总结》开始介绍 T1000-E ,一直等到今年四月底,依然没有见到这款设备的 470 MHz 版本面世。

GAT562 支持 470 MHz 和 915 MHz 两个频段。基本上覆盖了国内(470 MHz)、国外(915 MHz)的主流频段。

赞赏

这个设备出现的本身,就已经填补了我苦苦等待多月的完美生态位:

  • 搭载极致省电长续航的 nRF52
  • 手持设备,轻便,能放进口袋
  • 不是开发板,而是成品,不需要自己折腾外壳、电池

我对 GAT562 是非常满意的,他的大小、重量,都让我赞不绝口。这是我今年使用过最佳的 Meshtastic 产品。

在日常使用中,我还意外地喜爱这款设备的物理电源拨杆。这看似简单的设计,却解决了以前我使用开发板一个长期存在的痛点——电池“偷跑电”。

传统开发板接上电池后,即使软件层面关机,电路板上的微小电流依然会缓慢消耗电量,长时间不用时,往往会发现电池早已耗尽。尤其是 nRF52,当电池电量过低时,甚至会出现 Flash 闪存损坏的情况。

在厂商提供给我的参数中,把所有功能都打开,续航约 48 小时。

同类 MCU 的设备,如果使用默认的屏幕超时和节能模式参数,续航应该在 150 小时左右。

另外,我几乎肯定厂商给我的数据反向虚标了,我在实际使用中,感官上电池电量掉得很慢,续航肯定远好于厂商所说的 48 小时。

敬请期待后续针对这个产品的长期续航测试文章。❤

期待改进的部分

人无完人,这个世界上也不存在完美的产品。

我也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瑕疵。虽然这些问题在实际使用中影响不大,但我也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妥善解决。

值得肯定的是,厂商对这些问题保持了诚实和开放的态度,在我拿到设备前就提前告知了相关情况。

接下来,我就聊聊目前发现的几个小问题。

1. 屏幕像素偏移问题

这个问题最早是由另一位早期用户—— 大庆-BG2EFX MeshCN 群友 发现的(他是自费购买的设备)。

目前现象是:屏幕最右侧的一列像素被挪到了最左边,也就是说整体像素显示出现了右移的情况。

按照我的猜测,应该是驱动与屏幕硬件之间存在轻微的不兼容。

好在,除了最左和最右两列像素受影响外,其余区域显示正常。因此,这个问题在日常使用中影响不大,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2. 外壳耐高温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由 大庆-BG2EFX 提出。

目前使用的外壳材质耐热上限为 55°C,超过这个温度就会达到热变形的临界点。而众所周知,夏天停在户外的轿车内温度很容易突破这个数值。

这也意味着,这款设备暂时不适合长时间放在车内。希望后续版本能在外壳材质上做一些优化,提升耐热性能。

这个问题应该也和平时开发板设备的外壳一样,由于 3D 打印的缘故,外壳材料的耐热性能受到一定的限制。

3. 屏幕防护不足

当前的屏幕设计似乎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虽然外壳在屏幕位置做了内嵌斜坡,已经考虑了一定的保护,但面对一些尖锐物体,比如钥匙,仍然存在刮伤甚至戳到屏幕的风险。

尤其是这个设备如此轻便,日常使用时我习惯随手放进裤兜里,如果兜里正好有钥匙,那就有可能“中招”。希望未来版本能考虑增加钢化膜或者其他防护设计,提升屏幕的耐用性。

本文作者: Hays Chan | 陈希

本文链接: https://meshcn.net/GAT-IOT-handheld-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