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 Meshtastic 节点再进化:这个太阳能盒子亲测能让组装更轻松

案例

五个月前,我在 MeshCN 博客分享了《快来抄作业!我的极简 Meshtastic 太阳能节点》教程。当时那一版已经足够「极简」:十个基础的材料,加上一点焊接、钻孔和固定步骤,就能让一个小小的 Meshtastic 节点在户外自给自足运行。文章发布后,很多社区新手纷纷「照着抄作业」成功搭建出属于自己的太阳能节点。他们成功后,也纷纷在 社区微信群 分享了他们的成果。

不过,也有一些群友在群里悄悄问我:「有没有再简单一点的方案?当前教程的物料清单比较多,我还不太会焊接,也没有电钻,能不能直接买一个现成壳装起来就行?」

于是,我这次来分享一个来自 MeshCN 社区朋友设计的一体化太阳能外壳。我体验下来只有一句话总结:比我之前那篇文章还要懒人!得益于这次的多合一太阳能产品,物料清单大减,真正做到了免钻,开箱后只需把你自己的主控模块插进去、接上线、拧上螺丝就能用——没错,螺丝都给你预留好了。

这次体验的是「3.7V / 双孔 / 带 MPPT」版本,是该系列规格中功能最全的一款,售价仅为 90 元。模块支持 Heltec、我现在使用的 GAT562、以及几乎任何 Meshtastic 开发板,只要你是 Meshtastic 用户,基本都能即插即用。

这次我体验的太阳能节点物料清单如下:

序号 材料名称 型号及描述 价格(大概)
1 KEEPTEEN D5 一个产品取代了之前的防水盒、电池盒、太阳能板、SMA 开孔 ¥75-90
2 Gizont 433/915MHz 高增益软鞭天线 470-510MHz / 24厘米 ¥20 左右
3 GAT-IOT GAT562 Mesh EVB PRO 自带了 GPS、nRF52、LoRa、Type-C、蓝牙 ¥120 左右
4 IPEX 转 SMA 连接线 一般玩 Meshtastic 很多产品都会赠送,如果没有才需要买 ¥1-2
5 18650 电池 买大品牌的。如果有选择,选带有保护板的 ¥5-15/每颗(范围很大,取决于容量和品牌)
声明

本篇文章评测的 KEEPTEEN D5 由 MeshCN 社区群友 深圳一外线防守坚兵 提供,以供测试与体验。作者并未为此设备支付费用;KEEPTEEN 方面并未对文章内容提出任何要求。

文章观点均基于作者的真实使用体验。本评测未在发布前提供给 KEEPTEEN 审阅,所有观点均独立形成。

产品亮点:5W、防水、SMA 天线孔、MPPT

这款一体化太阳能外壳型号是 KEEPTEEN D5,来自 MeshCN 社区的 深圳一外线防守坚兵

定位非常清晰:为 Meshtastic 用户打造一个无需焊接、即插即用的标准化太阳能供电平台。在我亲自上手组装和测试之后,我认为这款产品的很多细节都经过了考量,做到了实用与性价比兼顾,非常适合希望低门槛部署 Meshtastic 节点的用户。

整个产品分为四种规格,主要根据是否具备 MPPT(最大功率点追踪)模块,以及 SMA 天线孔的数量来区分。我这次体验的是「3.7V / 双孔 / 带 MPPT」型号,也是功能最完整的一款,价格为 90 元。即便是最基础的单孔版本,也只需 75 元。考虑到做工和出厂高完成度,整体定价比较亲民。

以下是厂方提供的规格型号和价格对比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版本:

规格型号 电池类型 太阳能功率 模块效率 特性 厂方价格
3.7V/单孔 单晶太阳能电池板 5 W 24.3% LoRa 单孔,无 MPPT ¥75
3.7V/单孔/带MPPT 单晶太阳能电池板 5 W 24.3% LoRa 单孔,含 MPPT ¥85
3.7V/双孔 单晶太阳能电池板 5 W 24.3% LoRa + GPS 双孔,无 MPPT ¥80
3.7V/双孔/带MPPT 单晶太阳能电池板 5 W 24.3% LoRa + GPS 双孔,含 MPPT ¥90

除了上述核心配置外,这款太阳能模块还有以下几个特别值得一提的亮点:

  • 自带 IP65 防水结构,可在户外部署,无需额外封胶处理;
  • 根据型号,最多可以配备双 SMA 天线孔,出厂已预留好防水馈线,适配 LoRa 和 GPS/蓝牙天线;
  • 内置 CN3791 MPPT 模块,在弱光或冬季环境下也能保持较高充电效率;
  • 支持 4 节 18650 电池并联安装,电池仓已集成在壳体内;
  • 具备 Type-C 外部供电接口,即使连续阴天也可以用充电宝或手机充电器补电;
  • 提供 5 段 LED 电量显示 + 实体开关,让状态一目了然;
  • 赠送模块安装支架和束线

空间布局

在这类太阳能供电设备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并不是太阳能板的功率或电池的容量,而是「东西装不下去」,或者「装是能装,但线绕得到处都是」。

在任何一个 DIY 项目中,布局如果杂乱无章,往往会给安装带来很多麻烦,尤其是电源和主控模块混杂在一起,不仅接线容易混乱,也影响后续维护。

而这次我体验的一体化太阳能外壳,最大的设计亮点之一,就是它将内部空间分成了三个清晰的水平功能区域,每一层都各司其职,既紧凑又有条理。

下图左边是我在之前博客里分享过的太阳能节点,右边是这款一体化外壳。能看到左边是能装,可是线绕得到处都是,而且还有很多空位剩余;而右边是这款一体外壳,线缆整齐,空间利用率非常高。

整个壳体从上到下,分为如下三个区域。

顶部区域是为用户预留的安装空间,用于放置 Meshtastic 节点的核心电子板。这个位置的尺寸足够宽敞,实测可以轻松安装 Heltec T114、Heltec V3,甚至是我目前在用的 GAT562 模块。

中间区域是 18650 电池仓,最多支持 4 颗 18650 电池并联安装。电池位之间有标准卡槽,排列整齐,结构稳固。使用并联配置不仅保证了 3.7V 的输出电压能够匹配 Meshtastic 主控的电源需求,同时还可以大幅提升整体容量和续航能力。你可以按需放入 2~4 颗电池,随时扩展备用电量。更重要的是,这一层的设计让电池不会因震动松脱,也方便后期替换。

底部区域则是整套系统的一块自带的充电管理板。这个充电管理板功能很齐全,除了集成 CN3791 MPPT 芯片(用于提升太阳能充电效率)外,还包括以下几个实用的子模块:

  • 一个实体电源开关,方便你在不拔电池的情况下直接断电;
  • 一个五段式的电量 LED 指示灯穿透到外壳,随时查看剩余电量;
  • 一组防水 Type-C 外部供电接口,当太阳能不够时,可直接接充电宝或 USB 电源应急充电;
  • 所有连接线束接口都已焊接好,出厂即用,真正做到「免焊」。

电池仓和充电板之间的走线也被规划得井井有条,用户无需担心电源连接错误。对于不同型号的主控模块,出厂时还附带不同类型的束线,像 Heltec T114、GAT562 等都能无缝对接,进一步降低了上手难度。

总的来说,这种「三段式」水平结构,让整个太阳能外壳内部的逻辑非常清晰,组装过程顺畅直观,不会有任何「这里应该放什么」「那根线该怎么走」的困扰。这也正是我认为它特别适合新手和不想折腾的用户的原因之一。

实测体验分享:从阳台到客厅,表现比我预期还稳

这款一体化太阳能节点外壳到手后,我花了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组装。几乎没有焊接、没有打孔、没有任何多余的手工环节,所有的连接都是「对接口、插进去」那种程度的轻松。相比我以前 DIY 的版本,这次的拼装体验简直像是在玩乐高。

为了第一时间上手,我先把节点贴在了我家阳台的玻璃窗上进行测试。这个窗户朝南,日照条件还不错,但因为太阳能板是几乎 0 度角贴着玻璃,所以光照并不算是理想状态。

设备使用的是四节并联的 18650 电池,在安装当天已经充满。从 LED 电量指示灯来看,三天时间电量只是缓慢下降,说明在阳光不是特别强的环境下,系统依旧可以实现轻度续电、维持运行。这个表现让我对它的 MPPT 充电效率非常有信心,尤其是在连续阴天或者冬季低照条件下,CN3791 的表现可能比我想象中更重要。

如果选了「双孔」的规格,这款外壳便会自带了第二个 SMA 开孔,我接上了它附赠的蘑菇头 GPS 天线。这个 GPS 并不是必须功能,因为 Meshtastic 节点本身不会移动,也不需要频繁定位。但它有一个很实用的功能:授时。这个功能对于那些不开启网络时间同步或长期离线的中继节点来说,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加分项。

有天晚上我在客厅里调试 Meshtastic 固件更新,发现室内没有太阳光,充电自然是暂停的。但我注意到这个外壳底部的 Type-C 接口,是可以直接给整套系统供电的。于是我随手接了一个手机充电器,LED 电量灯立刻点亮,系统马上进入供电状态。

这个体验对我来说是意外惊喜。在以往的 DIY 方案中,如果太阳能板不给力,就只能靠电池撑着,或者我要打开外壳直接把 Type C 接到 Meshtastic 板子上。而现在,我只要插一根线到太阳能盒子的外壳,哪怕是在室内、连续阴天、调试期间,设备都能稳定供电。

厂方也表示,当前版本的 Type-C 供电能力是 5V/1A,未来还会升级到 5V/2A。届时充电速度会有明显提升,尤其是在使用四颗 18650 的情况下。

适合人群建议:从零基础小白到资深玩家都能用

如果你已经读到这里,并且和我一样曾经组过自己的 Meshtastic 节点,那么你一定知道一个事实:光是「电池怎么装」「太阳能怎么连」「天线位置要钻孔」「哪根线接哪」这些琐碎小事,就足以劝退不少刚入坑的新手。

这款一体化太阳能供电系统的意义就在于,它不仅降低了上手门槛,还让那些「只想连接,不想焊接」的用户也能轻松拥有一个稳定、专业的户外节点。它并不是一个功能缩水的简化方案,而是一个功能齐全、体验优化、价格合理的实用产品。

对于那些刚刚加入 MeshCN 社区、手里只有一个开发板的朋友来说,这款产品几乎是「插电即用」。不需要自己钻孔、不需要学焊接、不需要研究太阳能控制原理,连电池仓和天线孔都帮你配好了。你只需要准备:

  • 一块 Heltec 或 GAT562 的 nRF52 系列主控模块;
  • 4 颗 18650 电池;
  • 一根天线(或者加 10 块钱买双 SMA 型号,装 LoRa + GPS 或者 LoRa + 蓝牙);

剩下的,就像拼积木一样把它们接好,盖上壳就完成了。

如果你已经用 Meshtastic 搭了几台节点,有了一定经验,那么你一定知道:最耗时间的不是烧录固件,而是做结构装配。每次新部署一个中继点,都要准备电池盒、太阳能板、防水壳、转接头……最后还得靠热熔胶封死 SMA 接口。

这款产品直接帮你把「结构+供电」两件事一次性解决。你可以大批量部署,不再为配件搭配烦恼。用久了你还会发现,结构稳定也意味着维护成本更低,哪怕设备部署在难以到达的位置,也不用担心接线松动或雨水侵蚀。

很多 DIY 项目最后虽然能用,但外观看起来总有点「土味十足」,热缩管、扎带、热熔胶、暴露的模块堆在一起,感觉更像是临时搭的实验设备。相比之下,这款一体式太阳能节点壳的外观和结构非常工业化,接口位置统一、电池仓隐藏、壳体严丝合缝,整机视觉观感非常整洁。

而且内部空间布局清晰,后期如果要更换电池、更换模块、更换天线,都很容易进行操作。对于打算长期部署在户外或半室外空间的项目来说,这种「后期维护友好」的设计,价值远比看起来简单的拼装体验要高。

本文作者: Hays Chan | 陈希

本文链接: https://meshcn.net/easy-meshtastic-solar-node-build-keepteen-d5-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