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严寒环境下为节点供电:选哪种电池?锂电池吗?

教程

Meshtastic 是一个开源项目,旨在让用户使用价格低廉的硬件搭建低功耗、去中心化的无线电网络。大多数部署由小型“节点”组成,每个节点都配有微控制器(例如 ESP32、nRF52 或 Raspberry RP2040)、LoRa 射频模块以及电池。在许多应用场景中,这些节点会被放置到户外——可能位于山顶、偏远地区,或任何需要稳定并长期覆盖的场所。

然而,在寒冷天气中使用设备会面临一系列特殊挑战,尤其是在电池选择方面。零度以下的低温会显著削弱甚至破坏某些类型的电池——如果它们在超出建议温度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充电(或在某些情况下放电),就更容易出问题。温度降低时,电池容量会大幅缩水,并且永久性损坏或寿命缩短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在本系列博文中,我们将探讨在 Meshtastic 节点上常见的可充电电池类型的优缺点,包括常见的锂离子电池(如 18650 电池)、NiMH(镍氢)电池,以及更为专业的电池化学体系如锂钛氧化物(LTO)等。

我们还会引用多个 Reddit 社区讨论——尤其是来自用户 KBOXLabs 的一手经验:该用户一直在零下 40 °C 的极端寒冷环境下,使用高海拔高山太阳能节点进行长期测试。

“我们目前在落基山脉 7500 英尺以上的位置放置了几台太阳能节点。
它们已经在 -40 °C 的环境里运行快一年了,使用的是一颗未带保护板的 18650 电池……”

通过了解这些真实场景的经验,并结合一些基础电池科学,您将能更好地为自己在寒冷气候下的 Meshtastic 部署选择合适的电源方案。

为什么低温会影响电池选择

乍看之下,任何针对消费电子设计的可充电电池都应该能在户外节点里使用。然而,严酷的低温环境——尤其是长时间处于冰点以下的冬季环境——往往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挑战。

  • 低温下的性能衰减
    当温度下降时,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变慢。大多数电池的内阻会上升,从而导致电压下跌和可用容量下降。通常你会发现,一块在室内正常工作的电池,到了寒冷的室外可能很快就耗尽或者无法工作。

  • 充电与放电的风险
    在寒冷环境中给电池放电,主要问题是性能下降(可用时间变短),但在零度以下给电池充电则有可能对电池造成永久性损伤,例如引起微裂纹或晶枝(枝晶)形成。这会加速电池容量的衰减,甚至在长远来看带来安全隐患。

  • 不同电池化学体系的差异
    不同的电池化学体系在低温下的表现差异很大。例如,锂离子电池在低温存放方面相对不错,但在 0 °C 以下进行充电会对电池造成损害。镍氢(NiMH)电池在零度以下的环境中往往表现更佳,能保留一定的可用容量,也更能容忍低温充电。而锂钛氧化物(LTO)因其在低温放电和充电循环中的出色表现而广受关注。

  • 真实案例——加拿大落基山脉
    在 Reddit 论坛的讨论中,KBOXLabs 用户提到其在海拔 7500 英尺以上的零下 40 °C 山上用普通锂离子(18650)电池给 Meshtastic 节点供电。虽然这些节点仍在正常运转,但他们也承认,长期的低温充电会让电池寿命缩短。不同环境和配置的实测结果并不完全相同,但这一真实案例强调了针对所处温度范围选择合适电池的重要性。

对于任何离网(off-grid)系统而言,电池就像它的“生命线”——它要在昼夜循环和漫长的冬季中维持你的 Meshtastic 节点正常运行。因此,选择合适的电池化学体系是你在寒冷气候中部署节点时最关键的决定之一。接下来的章节里,我们会逐一介绍 Meshtastic 常见电池类型在低温下的表现。

主要考虑的电池化学体系

锂离子或 LiPo 电池在便携电子产品中非常常见,因其具备高能量密度、价格适中并且购置渠道广泛。对于离网的 Meshtastic 节点而言,常用的 18650 电池尺寸通常能提供不错的容量(单节约 2000–3500 mAh),而且体积紧凑。然而,锂离子化学体系对低温充电特别敏感:虽然在零下放电问题不大,但在 0 °C 以下充电会导致微裂纹并加速整体损耗。尽管有此局限,许多用户仍然表示,如果太阳能规模不大,且外壳在阳光照射下能略微升温,这类电池依然能满足需求。

镍氢(NiMH)电池在许多新型消费设备中并不常见,但它们在恶劣环境下依然表现可靠。NiMH 电池在寒冷环境中不易受到永久损伤,通常还能保留较为可观的容量。相比锂离子电池,它们的能量密度较低,因此要满足很多 Meshtastic 开发板的工作电压,往往需要多节 NiMH 串联。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的最新报告等也探讨了使用标准的锂离子充电电路给串联 NiMH 电池充电的可行性。不过,在严寒中使用 NiMH 依然需要在充电和电压控制上进行一定的优化设计。

锂钛氧化物(LTO)以其在极端温度环境下的优异性能而备受瞩目。LTO 电池在深冷环境中放电和充电时很少出现明显的长期衰减,并且拥有相当可观的循环寿命,适合那些远程或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场合。它的主要劣势在于单节电池的标称电压较低(一般约 2.4 V),因此需要专门的充电电路或升压电路来满足 3.3 V 或 5 V 的供电需求。增加的电路复杂度和成本让它在一般应用中相对小众,但对于维修困难或安全风险较高的部署地点来说,LTO 可能物有所值。

其他化学体系在 Meshtastic 社区里也偶有讨论。有人更喜欢 LiFePO₄(磷酸铁锂电池),因为它具有相对安全、输出电压稳定、一定程度的耐低温特性;也有人尝试过小型铅酸(SLA)电池,尤其是一些体积较大的固定式安装。虽然铅酸电池又重又笨,但在离网太阳能应用中有着长久的应用经验,而且如果选型恰当,也能在一定范围内抵抗严寒。综上所述,不存在一款“一劳永逸”的电池解决方案,而是要根据每个项目的预算、性能目标和部署环境来确定所需的化学体系。

充电模块与温度管理方法

Meshtastic 节点通常使用小型太阳能充电器或 MPPT 模块来在白天为电池充电。常见的芯片包括 CN3791 或 CN3795,它们通常具备恒流/恒压充电特性。虽然这些集成电路大多面向锂离子电压设计,但有些可以通过更改检测电阻或参考引脚来适配其他电池化学体系。对于 NiMH 或锂钛氧化物电池,确保充电器的截止电压和浮充电压与该化学体系的安全充电参数一致是至关重要的。

在零度以下的环境里,电池温度管理也是一大难题。即便是高质量的锂离子充电芯片,如果在结冰状态下对电池充电,也可能造成损坏。有些用户会在外壳内添加小型加热机制,或者利用日照带来的热量,使外壳内温度在白天升到 0 °C 以上。若日照充分,外壳内部温度通常会在中午前后高于冰点,从而可以安全且快速地完成充电。在更恶劣的情况下,有人探索在电池表面贴一个热敏电阻来监测温度,在温度过低时切断充电,以保护电池寿命。这种方法能保护电池,但也意味着在严冬时充电效率降低。

由于 Meshtastic 节点本身功耗很低,另一种思路是保持充电电流在很小的水平。例如把最大充电电流控制在电池容量的 0.02C(容量的 2%)左右,使化学反应在低温下仍可接受。这样虽然充电更慢,但对只需要间断性发射无线电信号而非持续高负载的设备来说,往往已经够用了。通过在充电模块选择和充电电流方面多下功夫,使用者能显著降低电池损坏的风险,同时延长寒冷气候下太阳能节点的整体寿命。

真实的现场数据与用户经验分享

对于很多 Meshtastic 爱好者来说,实际部署的经验往往比技术手册更具说服力。其中最常被引用的案例来自 Reddit 用户 KBOXLabs,他们在加拿大落基山脉海拔 7500 英尺以上、气温可低至 -40 °C 的环境中部署了室外节点。

“我们从 2023 年春季就开始运行这些节点,期间冬季出现过好几周 -40 °C 的极端天气。所有节点使用的都是锂离子或 LiPo 电池……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电池出现故障。”

在这样的环境里,温度可能几个月都在冰点以下,并且时常接近 -40 °C。尽管条件极其严苛,这些节点采用标准的 18650 锂离子电池依然能稳定运作。

根据 KBOXLabs 的经验,寒冷天气确实会在长周期里缩短电池寿命。但他们尚未遇到过现场的“灾难性”故障,或许是因为 Meshtastic 的低功耗设计使电池在白天日照下实现缓慢、温和的充电。即便只有少量阳光,也能使外壳内部温度升至冰点以上,从而让电池以比较正常的方式充电。这个现象也说明,实际部署中往往存在一个平衡点:即使夜晚和阴冷时段气温非常低,只要在白天能获得强烈且短暂的日照,电池也能完成一定程度的安全充电。

其他用户也曾尝试过 NiMH 电池,尤其是在可能降到 -30 °C 的地区。他们反馈,NiMH 在寒冷环境中的充电循环要比锂离子更“友好”,不过相对容量和电压范围都比锂离子要低。此外,还有少数玩家购买了来自小众电子零售商或社区自制板卡的锂钛氧化物(LTO)方案,反响总体积极,但因价格更高且电路要求更专业,普及度不高。

在某些地区,人们会使用体积更大的外壳容纳小型铅酸或 LiFePO₄ 电池,尤其是那些希望全年持续供电且功耗略高的节点。对低数据量的标准节点来说,这或许有些“大材小用”,但在连续阴天或云层较厚的情况下,大容量电池能带来额外的储能冗余。可以看出,不同的电池和充电方案都会有其各自的应用情境和优缺点;大多数用户会在实践中测试多种电池化学体系、充电器以及保温方式,然后根据实测结果不断改进配置。

优劣势速览

在为 Meshtastic 节点挑选理想的电池时,需要兼顾成本、能量密度、低温性能和充电器兼容性等多重因素。尽管很多人依赖锂离子电池(尤其是 18650)来获得更方便、更高的能量密度,但也有不少人因其在低温条件下的出色稳健性而偏爱 NiMH 或 LTO。为帮助大家梳理这些取舍,可按以下方式总结各大电池化学体系在实际部署中的表现:

  • 锂离子或 LiPo(尤其是 18650):
    体积和重量比能量密度都很高,易于购买,也容易适配大多数 Meshtastic 节点的工作电压。最大缺点是在 0 °C 以下充电时易受损伤。虽然诸如 KBOXLabs 等用户通过精心设计外壳并控制充电电流来缓解这一问题,但相比其他化学体系,锂离子依旧对低温充电更为敏感。好在如果白天日照可使外壳内部升温超过冰点,这类电池往往依然是最简单可行的方案。

  • 镍氢(NiMH):
    在寒冷环境中表现更佳,也不太会因零下充电而受到永久性损伤。单节 NiMH 的标称电压比锂离子低,若要驱动 Meshtastic 节点,往往需要多节串联。另外,NiMH 的能量密度相对偏低,为获得与锂离子同样的续航,需要更多电池数量。其优点在于对低温充电的宽容性,也无需极为精细的充电截止控制。

  • 锂钛氧化物(LTO):
    被誉为耐极端低温的“强力选手”,其在寒冷环境下的循环寿命和性能都非常优秀。缺点是电芯标称电压只有 2.4 V 左右,需要额外的电路来满足 Meshtastic 的常见工作电压,同时成本也较高。如果节点位置极其偏远,维护难度大,且极端温度环境频繁,那么 LTO 或许是值得投入的长期方案。

  • 其他化学体系(如 LiFePO₄、铅酸):
    LiFePO₄ 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平稳的放电曲线,在寒冷下也有一定耐受能力;铅酸虽然笨重,但在离网太阳能系统里有丰富的应用历史,且若容量充足,也能经受中度的冰冻气候。不过对于典型的低流量 Meshtastic 节点而言,过大的电池可能并不划算。

推荐实践与总结

综合来自 Meshtastic 用户的真实数据及实地测试报告(KBOXLabs 尤为突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实际上,对于大多数零下温度 Meshtastic 部署场景来说,锂离子电池仍是主流而可靠的选择。

虽然 NiMH、LTO 等化学体系在严寒环境下性能更加稳健,但锂离子电池在绝大部分实际需求上也足够胜任,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Meshtastic 节点的负载功耗普遍很低,相对于其他耗电设备来说,对电池的压力小得多。低功耗可以避免锂离子电池出现严重故障或快速衰减。KBOXLabs 在零下 40 °C 环境下使用 18650 电池依然能保证节点稳定运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二,即便在严寒下,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有所加速,它仍能使用数年。对许多 Meshtastic 项目来说,即使要在两到三年的周期后更换电池,也能接受。这使得使用单节 18650 和小型太阳能充电器所带来的简化设计更加具有吸引力。如果部署点容易到达,更换电池的操作成本也并不算高。

第三,想要让锂离子电池在长期内保持稳定,主要是要控制好充电电流。通过选择合适的太阳能板和充电控制器,使电池不会在低温时承受过高的充电功率。大部分情况下,只有当外壳在日照下升温至接近或超过冰点时,电池才会进入较安全的充电区间。到了夜晚或持续低温期间,太阳能输出减少,自然也就减轻了充电风险。

考虑到这些实际因素,对于大多数 Meshtastic 节点来说,锂离子电池在简易度、能量密度和成本方面都极具吸引力。虽然 NiMH 和 LTO 在非常极端或无法维护的部署场景下会更有保障,但从社区数据来看,锂离子电池在大多数寒冷地区的使用案例都相当成功。

参考资料与更多资源

如果你对电池化学体系、低温充电或特定充电器设计等话题感兴趣,可进一步阅读以下关键资料。本文的许多观点直接来自 Reddit 上的讨论,那里有许多热心的 Meshtastic 爱好者会分享他们的实时经验。

以下是文中提到的一些相关链接和文档:

通过阅读这些社区讨论和技术文档,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真实表现,同时也能借鉴其他用户在充电、保温以及总体电源管理方面的宝贵解决方案。祝你在寒冷环境中成功运行 Meshtastic 节点!

本文作者: Hays Chan | 陈希

本文链接: https://meshcn.net/keeping-meshtastic-powered-in-sub-zero-temperatures-cn/